近年來,我國通用機械行業(ye) 取得了長足進步,特別是泵閥等產(chan) 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,並能為(wei) 市場提供一些中產(chan) 品。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水泵、閥門製造工業(ye) 企業(ye) 實現主營業(ye) 務收入達4359億(yi) 元,同比增長28.41%;實現利潤總額達490.86億(yi) 元,同比增長28.71%。
隨著中國加入WTO,國內(nei) 越來越多的企業(ye) 開始意識到要走出去,在這股浪潮中,不少泵閥企業(ye) 也邁出了市場的進軍(jun) 步伐,並取得了不少成績。我國閥泵閥行業(ye) 主要出口企業(ye) 多在溫州、台州、寧波、上海、蘇州等,美國是我國閥門行業(ye) 出口大國,占了出口總額22%,其次是英國和日本,共占了10%。
有數據顯示,今年1~6月份,僅(jin) 溫州出口閥門產(chan) 品達8672批次,出口金額2.69億(yi) 美元,出口金額同比增加42.33%。同時間內(nei) ,永嘉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(ye) 出口的泵閥為(wei) 1.4388億(yi) 美元,同比增長61.4%。
盡管市場被國內(nei) 企業(ye) 廣泛看好,但事實上國內(nei) 泵閥產(chan) 品在市場的占有率還是比較低。整個(ge) 中國的泵閥產(chan) 業(ye) 全行業(ye) 年銷售總額大約1000億(yi) 元左右,出口僅(jin) 占全年泵閥銷售額的2%。出口的產(chan) 品大部分以貼牌生產(chan) 或低附加值產(chan) 品為(wei) 主,而且出口量較小,產(chan) 品品牌沒能在市場上形成影響力。
我國泵閥行業(ye) 的迅速發展,不僅(jin) 泵閥生產(chan) 水平有很大的提高,其產(chan) 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。但比較尷尬的是,中小型及民營泵閥企業(ye) 在這一過程中增速比較多,所占比重比較大,而大型泵閥企業(ye) 較少,國內(nei) 泵閥行業(ye) 品牌性不強,市場競爭(zheng) 力較差。
目前,國內(nei) 大中小的泵閥企業(ye) 分布在全國各地,各地的泵閥產(chan) 業(ye) 之間由於(yu) 產(chan) 能與(yu) 市場供需矛盾的原因,正在進行價(jia) 格大戰,但是價(jia) 格大戰使國內(nei) 的泵閥產(chan) 業(ye) 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,產(chan) 業(ye) 的經濟效益顯得低下,企業(ye) 的盈利水平持續下降,市場陷入一片混亂(luan) 中。
由於(yu) 國內(nei) 的泵閥鑄件業(ye) 自身存在的諸多突出問題,產(chan) 能落後的企業(ye) 將會(hui) 被逐步淘汰,以減輕行業(ye) 負擔。而由於(yu) 國內(nei) 外市場對泵閥鑄件的需求都離不開中小企業(ye) ,所以這將會(hui) 是一個(ge) 較長期的淘汰過渡期。
總體(ti) 而言,從(cong) 泵閥行業(ye) 的發展現狀來看,泵閥行業(ye) 本身也麵臨(lin) 著淘汰落後產(chan) 能的風險,我國泵閥行業(ye) 內(nei) 銷市場十分廣闊,而出口市場卻略顯“單薄”,這些都是影響五金泵閥行業(ye) 發展的阻力因素。我國泵閥市場產(chan) 業(ye) 集中度較低,以生產(chan) 中低端產(chan) 品為(wei) 主。在擁有核心技術方麵,國內(nei) 企業(ye) 與(yu) 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。
競爭(zheng) 對於(yu) 企業(ye) 來說,既是挑戰,也是發展機遇,麵對如此巨大的發展市場,國內(nei) 泵閥企業(ye) 要抓住這個(ge) 發展機會(hui) ,有效清晰地認識行業(ye) 現狀,不斷加強優(you) 化自身產(chan) 品,加強憂患意識,強化企業(ye) 文化及市場服務理念,通過優(you) 化產(chan) 業(ye) 結構、提升產(chan) 品質量、緊抓網絡銷售等來打造出屬於(yu) 自己的品牌,生產(chan) 出可以媲美市場的泵閥設備。隻有做到穩中求快、快中求精、精中求穩,才能讓企業(ye) 在競爭(zheng) 日益激烈的泵閥行業(ye) 大潮中求生存、謀發展。
微信掃一掃